藥用植物簡介(519) 牽牛花

2009102218:57




 

學名:Pharbitis nil (L.) Choisy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旋花科.

別名:喇叭花.筋角拉子.盆甑草.大牽牛花.朝顏.碗公花.勤娘子.打碗花.黑丑.白丑.二丑.牽牛子。

產地:台灣早年引進栽培.今各地觀賞栽培或馴化自生。

採集加工:秋.冬果實成熟時.依花顏色採收果實.花色淺者種子黃褐色稱白丑.花色深者種子多黑褐色稱.曬乾打出種子.除去雜質.再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

1.經動物試驗.牽牛子有明顯的瀉下作用。為牽牛子所含的牽牛子苷在腸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成牽牛子素.能刺激腸道.促進蠕動.使致產生瀉下作用。

2.此藥由尿排泄.能加強腎臟的活動.使尿量增加.大量服用對腎臟有刺激性.使腎臟充血.發生血尿。

3.大量服用會有毒性反應.可影響腦神經.尤以舌下神經易受損.故舌之運動麻痺而語言障礙.重者可至昏迷。

性味:(種子)味苦.性寒.有毒。

功能:瀉水.通便.消痰.滌飲.除濕熱.下氣.殺蟲.攻積。

用於:腎炎水腫.肝硬化腹水.水腫脹滿.腳氣.便秘.痰飲積聚.氣逆喘咳.食滯.蟲積腹痛.蛔蟲病。

民間方例:

(一) 慢性腎炎併發水腫 : 黑.白丑各120克.研末.每服6克.另用大棗10枚.煎湯加紅糖適量吞服藥粉.每日1次.連服2~3日。

(二) 小兒夜啼 : 黑牽牛子末一錢.水調敷臍上即止。

參考資料: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3)南天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