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用植物簡介( 242) 苦蘵

2008120817:32



學名:Physalis angulata Linn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茄科.

別名:炮仔燈.炮仔草.燈籠搏仔草.燈籠草.天泡草.小酸漿.朴朴草.打額泡.掛金燈。

產地: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之路旁.空墟地.休耕農園內自生。
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草)味苦.性寒。(孕婦.產婦忌服)

功能:(全草)清熱.利尿.鎮咳.行血.散結.調經.理帶.消腫.解毒。()利尿.通淋。

用於:(全草)咽喉腫痛.腮腺炎.急慢性氣管炎.牙齦腫痛.急性肝炎.肺膿瘍.痢疾.睪丸炎.子宮炎.輸卵管炎.月經痛.赤白帶.熱淋.小便不利.水腫.蛇咬傷。外治膿皰瘡。

         ()治:水腫腹脹.濕熱黃疸.熱淋。

民間方例:

()咽喉腫痛.肺熱咳嗽.熱淋:取苦蘵全草五錢至八錢.水煎服。

()黃疸:取苦蘵全草適量.煎取濃汁加糖適量.每日分2~3次服。

()細菌性痢疾:苦蘵一兩.水煎服.每天2次.連服1~4天。有效率95%。

參考資料:中國中藥資源志要(科學).全國中草藥滙編(上)人民衛生.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(2)(南天)。